面对孩子的哭声,大多数父母都比较狠心,就让孩子一直哭,觉得孩子哭累就会停止。其实爱哭并不是孩子的不好的习惯,而是孩子的情感需要父母好好地呵护。面对孩子哭泣的行为,父母应该时刻去调整我们的态度,让孩子在自己哭泣的时候,可以获得父母正向的安抚。
动不动就哭的孩子如何教育
1、尝试去同意孩子的情绪。其实孩子哭闹并非全部都是无理取闹的,有的时候他们肯定拥有我们的理由,或者由于不舒服还是肚子饿,有时还可能是遭到委屈。当父母看到孩子哭闹的时候,反应不要太过于激动和焦虑,由于这时父母的情绪会直接刺激孩子,父母应该把我们的内心放平和一点,尝试去同意孩子的情绪,再帮助孩子缓解这时的不安。
2、引导孩子主动表达情绪。作为父母应该放手主观意识,孩子哭闹就指责孩子有哪些不对,应该用一种平等的关系去对待孩子的敏锐情绪和行为,或者尝试用提问语的方法,让孩子可以放手心扉讲出来。孩子表达的时候千万不要打断,而是尊重孩子说完再说自己想说的。
3、对敏锐的孩子关注度高。有的孩子的内心天生比较敏锐,无论遇见任何事情,都仿佛会刺激到他们的情绪,有时父母只不过大声说了他们一下,就忽然哭了起来。如此的孩子是由于他们的内心太敏锐,所以父母要特别注意保护他们的内心,而且平常对他们的关注度要更高中一年级些,做到有情绪随时发现并进行开导。
4、父母要做好情绪的管理。孩子的模仿力每时每刻都在表现,假如爸爸妈妈不会管理我们的情绪,时刻对孩子大吼大叫,或者自己发生问题的时候拿孩子来发泄,孩子自然会把这类行为模仿下来。父母应该做好情绪管理,以身作则地做一个有话好好说,有情绪用适合的办法来发泄的好榜样。
孩子哭闹的三类型型
1、胆怯性哭泣。在孩子还处于一个成长阶段的时候,由于他们的身心还不够成熟。所以对于陌生的环境或者陌生人,还有一些未接触过的东西会产生一种源于心理上的恐惧,然后会直接用哭泣的方法,来表自己当下的害怕。
2、压抑型哭泣。不少父母都爱拿孩子与孩子之间做一个比较,特别是看到孩子的成绩特别差的时候,就会跟孩子说其他孩子比你好太多了的话来伤害孩子的自尊心,其实父母不过是本着为孩子好的说法,来伤害孩子的自尊罢了,只能让孩子感觉压抑然后默默地哭泣。
3、焦虑型哭泣。有的孩子对父母的依靠性比较强,一旦父母离开自己半寸以外,就会感觉到无比的焦虑和不安,还有一种不自在的感觉,用大哭大叫的方法表达我们的不满,让父母了解自己如此的行为会让孩子产生离别焦虑。
当孩子哭泣的时候,第一父母必须要淡然处置我们的情绪,用理性的方法去解决这件事情,不要用脾气来解决孩子的爱哭,如此只能导致一种恶性循环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