推广 热搜: 幼儿家庭教育  幼教  学习  注意力训练  育儿新知  智力开发  家长教育心得  教育  学习动力  家庭教育帮 

「关注」爸爸妈妈为什么难进孩子“朋友圈”

   日期:2024-06-04     来源:www.gglwl.com    浏览:697    
文章简介:爸爸妈妈期望通过微信知道孩子在学校的状况,孩子却试图摆脱爸爸妈妈的掌控。于是,一些孩子纷纷把爸爸妈妈拉入了微信“黑名单”。

爸爸妈妈期望通过微信知道孩子在学校的状况,孩子却试图摆脱爸爸妈妈的掌控。于是,一些孩子纷纷把爸爸妈妈拉入了微信“黑名单”。

“你们快帮我看看,如何才能重新申请一个新微信号?”日前,新疆乌鲁木齐民周莉向同事请教。周莉之所以这么做,是由于女儿小雯(化名)总感觉在爸爸妈妈的“监视”下,没是我们的空间,将母亲拉入了微信“黑名单”。

像周莉如此被孩子拉入微信“黑名单”的现象,在初中生中非常常见。记者随机对乌鲁木齐50名初中生调查发现,其中10名学生的父母不玩微信;12名学生拒将它爸爸妈妈加为好友;15名学生把爸爸妈妈加为好友,但在“朋友圈”屏蔽;仅有13名学生将爸爸妈妈加为好友,并对他们开放“朋友圈”。

那样,到底是哪些原因把孩子和爸爸妈妈隔在微信“朋友圈”两端呢?

孩子:不想所有都被爸爸妈妈掌控

16岁的小雯从2014年9月开始到住宿制高中学习,性格开朗的她与舍友的关系持续升温,有时宿舍熄灯后还和舍友们在“朋友圈”里互动。

“为何这么晚还没有休息?自己要调整好住校作息时间”……第二天一觉醒来,小雯的手机收到了周莉的七八条评论。“看到那样多评论,我被吓了一跳。”小雯说,事情并没结束,午休时,她又被妈妈数落了一通。

从那时起,小雯就成了周莉微信圈里重点“关注”的对象,一有“风吹草动”就会收到妈妈的回复。“我也了解她如此做是出于关心,但真的让我浑身不舒服,感觉总有一眼睛睛盯着我。”小雯表示,这是她最后将爸爸妈妈“拉黑”是什么原因。

爸爸妈妈期望通过微信知道孩子在学校的状况,孩子却试图摆脱爸爸妈妈的“高压”控制。

采访中记者发现,有的学生虽然没将爸爸妈妈屏蔽,却把爸爸妈妈分到另外一组,“朋友圈”内所有些信息都没对其公开。乌鲁木齐某校初中一年级学生张硕觉得,将爸爸妈妈直接屏蔽或者“拉黑”不太好,“分组将来,我的一举一动就不会尽在爸爸妈妈的掌控之中,同时又没有妨碍我和爸爸妈妈在微信上交流。”

父母:只想守护孩子健康成长

加孩子微信却被“拉黑”,让不少爸爸妈妈伤透了脑筋。为了可以“潜伏”到孩子的“朋友圈”,父母可谓使尽浑身解数,但最后都没能逃脱被“拉黑”的命。

“孩子上初中三年级了,手机几乎每天不离手,让大家费了不少心。”身为爸爸的王新说,为了可以知道孩子的情况,他特意加了孩子的微信,有时看到孩子发的一些动态会唠叨几句,我们的出发点是为孩子好。

然而,一个月前,王新发现孩子不再发表“朋友圈”动态。打开孩子的“朋友圈”后发现,界面上除去一条黑线外什么都没了,这个时候他才恍然大悟,原来自己被孩子“拉黑”了。

“发现自己被‘拉黑’,心里难免有的不舒服。”王新向记者坦言。事后,他与孩子平心静气地讨论了这个问题,得知孩子并不想被爸爸妈妈干预后,他感觉给孩子一点空间会更好。

当然,也有部分父母对孩子在“朋友圈”所发的动态采取只看不评论的方法。“除去和同事、家人聊天外,我有时也会看看孩子的‘朋友圈’动态,但从不评论。”学生父母王强说,他和女儿的关系一直非常融洽,加女儿的微信也完全是想用女儿喜欢的方法与她交流。

采访中,也有一些父母对孩子的做法不理解,一直强调我们的出发点是为孩子好。然而,他们的一些做法没能被孩子同意,也由此引发了孩子与爸爸妈妈之间关系紧张。

专家:应给孩子留出成长的空间

“只须孩子没偏离正常的成长轨迹,就应该给他们留出成长的空间。”乌鲁木齐第四人民医院临床心理二科主任吕淑云表示,青少年特别是进入青春期的孩子,都不期望父母过多涉足我们的学习生活圈,主要表现为孩子想要摆脱爸爸妈妈的监管,对爸爸妈妈的话开始出现抵触、挑战情绪,心里话不愿让爸爸妈妈了解,反而想跟同学、好友推荐。

“青春期的孩子都想独立,想要成为孩子的朋友,对孩子如此的愿望,爸爸妈妈要选择尊重,尊重孩子的想法和感受。要有意识地与孩子维持一段距离,允许孩子有我们的想法。尝试着将孩子当作朋友对待,多与他们交流,倾听他们的心声。如此,爸爸妈妈与孩子之间关系紧张的问题就能迎刃而解。”吕淑云向记者说道。

采访中还有专家表示,假如父母能把孩子当成朋友,坦诚交流、平等对待,相信绝大部分孩子可以同意爸爸妈妈在我们的交际圈中出现。但在日常,爸爸妈妈总是以“监督者”的角色在孩子的微信“朋友圈”中存在,自然不会受孩子欢迎。爸爸妈妈难进孩子微信“朋友圈”的背后,是需要爸爸妈妈重新定位怎么样处置好与孩子的关系问题,需要深思的是爸爸妈妈的家庭教育理念能否跟上年代进步、满足孩子需要。

 
打赏
 
更多>热门阅读

推荐图文
今日推荐
点击排行
网站首页  |  关于我们  |  联系方式  |  使用协议  |  版权隐私  |  网站地图  |  排名推广  |  广告服务  |  积分换礼  |  网站留言  |  RSS订阅  |  违规举报