心理学专家觉得,由男性带大的孩子智商水平更高,他们在学校会获得更好的成绩,在社会上也容易成功。同在一个家庭,面对同一个孩子,两个大人的家庭教育却存在着很多差异。这除去与爸爸妈妈文化、修养差异有关外,更多的应是性别差异导致的。
那些宁可在家照顾孩子的爸爸在教育孩子方面有更强的目的性。想要培养孩子什么品质,进步那几个方面的才能,爸爸心中通常都是有计划的,而妈妈在这方面就要差一些。大部分妈妈对孩子都是有较高期望的,但在实质教育中,妈妈总是看上去无计划。
1、教育内容上
爸爸的常识面一般广于妈妈,而且在史、地、哲上爸爸总是精于妈妈。因此,爸爸给孩子讲得更多的是历史故事、各地民情风俗、英雄人物等。而妈妈则一般都给孩子讲童话,涉及史、地、哲较少。这在拓宽孩子视线、丰富孩子常识上就稍逊一筹了。
2、生活习惯的培养上
爸爸教育孩子要独立、果断,要具备勇敢精神和冒险精神。他们让孩子参与维修简单家用电器,让孩子大胆学骑自行车,带他们爬山、赛跑而妈妈总想保护孩子,不让他们遭到任何伤害。她们不让孩子参加有一点危险的活动,她们总担忧孩子会不小心碰着了、摔着了、累着了,她们使孩子更柔弱、更胆小一些。
3、教育方法上
爸爸一般鼓励孩子自己动手工脑做事,而妈妈则比较喜欢帮孩子做他们力所能及的事;爸爸对孩子提出的无理需要态度一般都比较强硬,而妈妈则时常心软。爸爸带孩子上街,看的东西多,零食吃得少;妈妈带孩子上街,看的东西不多,零食却吃得不少。
4、由男士带大的孩子IQ较高
有的父亲把教育孩子的责任推给母亲,自己则躲个清闲,其实如此做不好。若孩子心里感到父亲对他不负责任,有事时也不向父亲征询建议,父亲的威信就会愈加低。
夫妻两人有分工可以,但在教育问题上要一致,不可以把责任推给他们。夫妻双方都主动教育孩子,孩子才会感到父亲对自己非常上心,不敢钻空子。
父爱如山,母爱似海,爸爸与妈妈在家庭教育中各有优势,需要做到阴阳互补、平衡,才能对孩子的成长有利。妈妈们偶尔也要放下,让爸爸们多照顾孩子,除去提升孩子的IQ,也能令家庭关系愈加和睦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