父母大学说:
"就算你不想承认,每一个孩子的归宿,其实都是原生家庭。"
《小欢喜》大结局了。
孩子们顺利考上大学,大大家宛若完成了一桩大任务。
3个家庭,4个孩子个子引来了新的成长阶段。
有人说这部剧叫人看到了中国家庭真的的面貌。
有人说看到了我们的童年。
甚至,有人说看到了自己教育孩子的“样子”。
当大家一集一集追,跟着剧中人物一块哭,一块笑,一块感动的时候,大家也深深感悟到了一个道理:就算你不想承认,每一个孩子的归宿,其实都是原生家庭。
其中,我真的特别心疼宋倩。她离刘静如此的“完美母亲”也太远。
甚至叫人看完有点生气,但却也是一位最真实的母亲。
英子有一个特别强势的母亲宋倩,自从和老公离结婚以后,一门心思扑在女儿身上。
英子喜欢航天,被邀请天文馆演讲,宋倩怕耽误高考考试复习,不同意孩子去。
英子想去南大的夏令营,宋倩不想离孩子太远,不让孩子去。
英子不堪重压,去父亲那玩乐高,被宋倩发现后大发雷霆。
最后,被迫“逃离母亲”的英子靠着栏杆说“我配不上你给我的爱!”
幸好,结局里宋倩和乔卫东复婚了,英子也去了心仪的大学。
大家会说:做爸爸妈妈真的太困难了!大部分爸爸妈妈会感觉“宋倩”做过了,都期望能成为能成为刘静一样的好父母,但事实真的太难了。
不要说是高考考试,就连“陪写作业”如此的平时,都会让大家操碎心。
“又玩手机,作业写完了吗?”
“还去卫生间,你不是刚去的吗?”
“这题不是说过了吗?如何还教不会?”
“橡皮擦放手!好好写作业!”
……
90%的家庭里,打骂吼如此的戏码天天都在上演,孩子一上学更是。
甚至,连号称“中国老师们的老师”、研究了儿童心理学20年的博士——田宏杰,也不例外。她的故事可能会叫你在陪学的过程中找到一些新思路!
原来,孩子的所有问题
背后都是心理缘由在作祟
陪学,真的困难。
虽然,我研究儿童心理学多年,也指导了不少老师、校长、父母怎么样去伴随他们的孩子,但我确实也曾为我们的孩子写作业难过过。
2016年,我的女儿刚上小学。她之前在婴幼儿园一直表现上佳,我也以为小学不需要多操心。
可孩子磨蹭、分心、粗心、写作业大开脑洞……分分钟让我崩溃。
其他人家孩子有些问题,我的孩子全部都没落下。
白天我得在学校上课,晚上还要回来应对这个磨人的小妖精。那段时间,我累得几乎喘不过气。
有时我都想笑话自己:
我可是教育心理学专家啊,假如我连自己家里孩子作业问题都解决不了,还如何去教全国的校长和老师呢?
非常重要的是,我特别担忧女儿。她作业写不好,是否会被学校老师批评?在学校能坐得住吗?老师讲的能听懂吗?
学校孩子那样多,老师哪会顾得到她呀?
想到这里,心里不由一紧,我得做点什么。
以前,我是站在专家的角度去教书;目前,我需要站在父母的角度去教孩子。
我一直关心反而捣乱孩子,其实孩子有问题是正常的。
她们所有些行为背后,都有对应的心理原理。
譬如,孩子多动易分心,不是他们调皮,而是在14岁之前大脑额叶没进步好,神经的抑制功能不强。
再譬如,孩子抗拒写作业,更不是他们偷懒,而是人性本能的战斗逃跑反应。
知道了孩子的心理,就容易对症下药:
我用“20秒启动法”,让她的大脑神经先预热,再进入学习状况,而不是一昧催催催;
我用“目的剖析法”,让女儿领会到学习的乐趣,不再讨厌写作业;
我和她一块把书桌清理干净,消除干扰。再用“番茄钟法”,帮助她高效集中注意力,不再有小动作;
……
两年下来,成效虽然没立竿见影,但女儿的进步也是有目共睹。
刚上小学一年级那会儿,我不催她是绝对不会写的。目前女儿上小学三年级了,天天放学回来就会自觉写作业。
偶尔需要我帮忙辅导,她也是一点就透,根本不需要再一遍一遍地教了。
天了解,这孩子目前多让我省心吗?
▲女儿一个人在认真写作业
(桌面整洁,是为了清除学习干扰)
最让我欣慰的是,女儿已经慢慢培养自主学习的能力,专注力特强。
班主任老师说,“欣欣上课时,小双眼放着光一样,直跟着老师走。我上课总忍不住,让她多回答些问题。”
瞧,这下连老师的交流本钱都省了。我也不需要再去学校,请老师多照顾自己家里孩子了。
▲女儿的书厨,上方盒子里一般是近期看的书
而且,女儿阅读也不需要我陪了,自己抱着书就能看一整天。
之前我买了一套10本的书回来,没想到不到一个月她就全部看完了。
每每看到女儿目前的学习状况,我愈加理解大师约瑟夫·坎贝尔提出的“英雄之旅”:
每一个英雄的成长都不是一帆风顺的,他会遇见挫折、灾难。在这个旅程中,会有一个智者带领他不断成长,跨越挫折。
大家父母,就是那个给孩子指路的智者。
大家的教育方法,决定了孩子的将来。
抓住孩子重点期
从作业开始,培养孩子一辈子受用的能力
为何这么强调作业的重要程度?
由于孩子学习的四环——学校上课、考试、课外辅导、作业,你唯一能参与的就是辅导作业了。
其他的,你即使想管,也鞭长莫及。
试想一下,当你一个人就是教育专家,你了解用对的办法去教育孩子。
你的孩子能又快又好地做完作业,自然他的专注力、时间管理力、状况切换能力、自主学习能力等也会很棒。
非常重要的是,这类能力会让孩子受益一辈子。
初高中老师不再严管时,你的孩子也能自觉学习,不会像有些孩子小学非常不错,到了初高中成绩就一落千丈;
大学的步伐比较松散,可你的孩子仍然了解规划4年时间,不会像有的新闻说的那样,高材生到了大学却玩游戏上瘾,最后毕不了业;
工作时事情又多又杂,而从小培养的强大专注力,叫你的孩子事半功倍,更容易在社会上立足;
……
![]()